4月23日下午,人文社科系黨支部在勤學樓105組織開展關于高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(fā)展的專題學習。本次學習由于宇老師主講,人文社科系全體教職工參加。
在學習中,于老師首先介紹了高淳地區(qū)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,包括十番音樂(固城十番鑼鼓)、竹馬(高淳小馬燈)、古柏跳八愷、送春、陽江打水滸、木雕(高淳木雕)、陶瓷燒制技藝(高淳陶瓷制作技藝)、醬菜制作技藝(東壩蘿卜干制作技藝)等。這些文化遺產不僅承載了高淳人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,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隨后,于老師深入分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(fā)展的意義,以及國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。他強調,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、一個地區(qū)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,是一個國家、一個地區(qū)珍貴的無形資源,也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。文化遺產,不是一個地方的文明史,而是一個國家、民族和集體的精神標識。要讓文化遺產走向世界,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生活,讓文化多元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(fā)展!
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,許多傳統(tǒng)文化面臨著傳承斷層、技藝失傳等問題。此次專題學習活動的開展,不僅增強了大家對高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(fā)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也為今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貢獻力量。
圖文:趙姍姍
初審:葉繪
復審:高水冕